正在加载

南京名字起源和含义(南京名字起源和含义介绍)

  • 作者: 陈建全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8-09
姓名祥批八字改名八字起名宝宝起名


1、南京名字起源和含义

南京,古称建康、金陵,是江苏省省会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其名字的起源和含义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
建康

南京最早的名字是建康, 意为“建立安康之地”。西晋太康年间,晋武帝司马炎定都于此,取“永建安康之城”之意,命名为建康。从此,南京成为六朝古都,迎来了其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。

金陵

南京另一著名的名字是金陵。相传,三国时期,孙权曾在此筑土城,因其坚固,如金陵一般,故称“金陵”。此后,金陵逐渐成为南京的别称,在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中广为流传。

南京

明朝初年,朱元璋定都于此,改金陵为南京。南京之名,取“南朝之京”之意,意指它作为南方的首都。南京成为明朝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再次迎来了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。

南京的名字变迁,既反映了其历史上的不同时期,也体现了其不同的文化内涵。“建康”寓意着安康之地的建立,“金陵”象征着坚固的城池,“南京”则代表着南方的首都。这些名字共同构成了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。

2、南京名字起源和含义介绍

南京名字的起源

南京,古称金陵,始建于三国时期,至今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。

相传,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筑城,登城凭眺,见长江水势浩荡,如金色的鳞光,遂将其命名为“金陵”。

南京名字的含义

"南京"一名出现在明朝初期,寓意为"南方的京城"。

明朝建立后,定都应天府,后改为南京,以示其为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。

"金陵"一词则具有"金色的山陵"之意,形象地描绘了南京依山傍水、风景秀丽的地理特征。

"南京"和"金陵"两个名称并存,既体现了南京作为南方重镇的历史地位,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南京名字的演变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南京曾使用过多个名称,包括:

石头城(东汉时期)

建业(西晋时期)

升州(唐朝前期)

扬州(唐朝后期)

集庆(元朝时期)

应天府(明朝初期)

江宁府(清朝时期)

这些名称的更迭,见证了南京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和政治地位。

如今,"南京"之名已成为这座古城最具标志性和代表性的符号,代表着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显赫地位。

3、南京名字的由来和历史

南京,这座六朝古都,其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悠久而丰富。

传说,南京曾被称为“金陵”,因其三面环山,地势险要,犹如飞鸟的金翅凌空。而“南京”之名,则始于东晋时期。

313年,东晋政权建立,定都建康。晋元帝符健攻占建康后,将城墙砖石用作修建皇宫的材料,因此建康城墙被严重破坏。367年,晋穆帝命陶侃修筑新都城,在旧皇宫的基础上扩建,更名为“建业”。

420年,刘裕建立南宋,定都建业。同年,将建业改称“建康”,意为“建立国家,康泰安定”。此后,“建康”成为南京的正式名称,沿用长达数百年。

589年,隋文帝灭陈,统一全国。为了避开其父隋文帝杨忠的讳,改“建康”为“江宁”。768年,唐代宗重新启用“建康”之名。

1368年,朱元璋建立明朝,定都建康。次年,改建康为“南京”,意为“南方的京城”。明朝近两百年间,南京作为明朝首府,繁荣昌盛,成为当时世界的经济、文化和政治中心。

清代沿用“南京”之名,并作为两江总督驻地。1927年,南京成为国民政府首都。1949年,新中国成立,南京作为首都时期结束,成为省级直辖市。

如今,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,依然是长江下游重要的经济、文化和旅游中心。其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,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和研究。

4、南京名字的由来和含义

南京,古称金陵、建康,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。它的名字由来和含义十分丰富,承载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。

金陵

"金陵"之名源自东晋时期。相传,东晋权臣王敦率军攻打建康时,夜半时分,见有金色祥云笼罩在城池上空,如同金色的陵墓一般。于是,他便将建康改名为"金陵"。

建康

"建康"之名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。三国时期,孙权在赤乌二年(239年)改石头城为建业,后又改为建康。建康意为"建立康宁",表达了孙权希望在战争结束后重建和平与安定家园的美好愿望。

南京

"南京"之名在明朝永乐19年(1421年)正式启用。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,将应天府改为南京,意为"南方的京城"。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,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一度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中心城市。

南京的名字不仅反映了这座城市悠久而辉煌的历史,也寄寓着人们对和平、安定、繁荣的向往。作为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,南京的名字将继续传承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,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